關於醫家<周松齡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松齡,字仙渠,清代著名醫家,生卒年不詳。其父於嘉慶七年(1802年)師從棲霞(今南京)李芹,習得小兒推拿之術,並獲授《福嬰指掌》一卷。松齡自幼研讀此書,奠定其對推拿之學的深厚根基,後以推拿為業,專精於小兒疾病治療。

周氏除家學淵源外,更廣涉歷代推拿典籍,如《推拿秘授》、《推拿直訣》等,融會貫通,醫術日益精湛。其臨證特色在於結合理論與實務,尤其擅長處理嬰兒急重症,常能於危急之際施以手法,迅速收效,故聲名遠播。

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周松齡開設醫館授徒,致力於傳承推拿技藝。教學之餘,他系統整理歷代推拿文獻與自身經驗,節錄諸家精要,於次年(1843年)編纂成《推拿輯要》三卷。此書不僅匯集前人理論,更融入周氏臨床心得,內容涵蓋手法操作、經絡辨證及小兒特定穴位的應用,為清代推拿學的重要專著之一。

在學術思想上,周松齡注重「以手代藥」,強調推拿手法須結合中醫理論,如陰陽五行、臟腑氣血等,尤其重視「補瀉手法」的辨證運用。其治療特色在於透過手法調動經絡氣血,達到平衡陰陽、疏通經絡之效,反映清代小兒推拿學「重手法更重醫理」的發展趨勢。

周氏對後世影響深遠,《推拿輯要》不僅是研習推拿的實用指南,更成為中醫兒科外治法的重要文獻,至今仍為中醫推拿領域的參考經典之一。其學術貢獻,進一步豐富了清代中醫外治法的理論與實踐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