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周孝垓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周孝垓醫學貢獻詳述

周孝垓,字平叔,清代江蘇吳縣醫家,於中醫理論研究與古籍整理方面有重要建樹。

生平與主要著作

周氏生於清代醫術鼎盛之期,承襲吳門醫派傳統,潛心鑽研《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等經典著作。其學術成果主要有二:

《內經病機纂要》

此書以明代《增補內經拾遺方論》為基礎,系統整理《黃帝內經》所述病機理論,共輯錄病機一百四十七證。周氏編纂此書時採擷歷代名家注釋精華:

  • 王冰注釋:重視五運六氣理論與陰陽轉化關係
  • 吳崑(鶴皋)解說:對經文脈絡梳理清晰,注重文字訓詁
  • 張介賓(景岳)見解:強調命門學說與陰陽互根理論
  • 馬蒔注疏:擅長經絡循行與臟腑關係闡發

周氏不僅匯集諸家之長,更於關鍵處附以個人心得,尤其重視「氣機升降」理論在病機解釋中的應用。

《金匱要略集解》

此書為《金匱要略》注釋專著,體現周氏對仲景學說的獨到理解。其集解特點在於:

  • 綜合宋代以來諸家對《金匱》的注解
  • 結合臨床經驗補充方藥運用細節
  • 強調「三因制宜」原則在雜病治療中的指導作用

學術思想特色

周孝垓醫學思想可歸納為以下特點:

1. 病機闡釋重氣化

  • 將《內經》病機十九條擴展為臨床實用系統
  • 強調「百病生於氣」的基本觀點
  • 重視五臟氣機升降失常與疾病關係

2. 脈症互參

  • 在《內經病機纂要》中特重脈象與病機對應關係
  • 繼承滑伯仁「脈為氣血先見」的診斷思想

3. 方證相應

  • 《金匱要略集解》中強化仲景「有是證用是方」原則
  • 對方劑配伍中的君臣佐使關係分析細緻

對後世影響

周氏著作雖流傳不廣,但對清代吳門醫派發展產生一定影響:

  • 其病機分類方法為後世《類證治裁》等書所參考
  • 對《金匱》瘀血病機的闡述影響唐容川《血證論》
  • 書中保存多家珍貴注文,具文獻學價值

周孝垓學術成就體現清代醫家整理經典、匯通諸派之特色,於中醫理論體系化進程中貢獻卓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