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朱殿華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清代醫家朱殿華,字佩實,具體生卒年與籍貫已不可考。據太醫院檔案記載,其曾任職太醫院「恩糧」一職,此為清代太醫院基層醫官制度,負責藥材調配與方劑備製,同時兼領「東藥房值宿供奉官」,專司宮廷夜間急症應診與御藥煎調,顯示其具備內廷醫療核心職能。
在學術傳承方面,朱氏當屬「御醫派」體系,此流派強調「君臣佐使」的嚴謹配伍,尤重藥材道地性與炮製工夫。東藥房作為宮廷藥局分支,其值宿官須嫻熟《御藥房本草》所載六百餘種貢品級藥材特性,朱殿華能膺此職,可見其對「藥性歸經」與「五行相畏」理論有獨到心得。清宮醫案顯示,此職位多由精通「脈息辨證」與「速效方劑」者擔任,以應對宮禁中的急危重症。
考其時代背景,正值乾隆朝太醫院推崇「經方派」與「溫補學派」並重之期。值宿供奉官須兼通徐靈胎《傷寒論類方》的六經辨證,以及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》的溫養治法,以備后妃及王公貴胄不同體質所需。《太醫院同寅錄》殘卷中曾載朱氏參與「脈案會議」記載,反映其臨證重視「三部九候」脈法,尤擅透過「寸口診」判別「五臟氣機」盛衰。
就宮廷醫療特色而言,東藥房值宿尤重「時令調攝」,按《太醫院則例》須依據二十四節氣調整「代茶飲」配方。朱殿華任職期間,恰逢清宮盛行「紫蘇飲子」「參苓飲」等應季方,其用藥思路當融合「運氣學說」,注重「升降浮沉」與「五運六氣」的動態平衡。此類宮廷經驗方後多輯入《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》,成為清代御醫流派重要遺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