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朱光被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朱光被,字峻明,生平事蹟雖史料記載有限,然其醫學著作《金匱要略正義》(亦稱《金匱讀本》)二卷,於中醫典籍注釋領域頗具影響。該書現存刻本,屬清代《金匱要略》重要注釋本之一。

朱氏《正義》以東漢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為底本,採清代考據學方法,對仲景治雜病之方論進行系統疏解。其注釋特點在於:

  1. 訓詁考據:重視字義辨析,如考證「百合病」病名源自藥效而非症狀,反映清代樸學對醫經研究之影響
  2. 病機闡發:結合臟腑經絡理論,詳析如「痰飲咳嗽篇」中伏飲與新感相引之病機轉化
  3. 方義解析:突出經方配伍法度,如解讀薯蕷丸「補中寓散」的組方特色

該書雖未如尤在涇《金匱心典》廣傳,然其注文簡要,尤重臨床實用性。書中對「水氣病」分類提出「三焦辨證」觀點,顯示朱氏融合宋明溫補學說與仲景學術之嘗試,為清中期《金匱》注釋流派中具代表性的詮釋體系。

朱氏學術傾向可見:

  • 宗張仲景而參孫思邈,於「虛勞篇」補入唐代千金方治法
  • 重視氣血辨證,詮釋「胸痺心痛」時強調陽微陰弦的脈象特徵
  • 對藥物炮製要求嚴謹,如註解附子用法時詳列清代江南地區的特殊炮製法

其著作影響後世如《金匱玉函經二注》等注本,現代中醫文獻學界視其為考據派與臨床派結合的早期範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