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朱曾潤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朱曾潤,字雨田,清代醫家,生平籍貫不詳,曾於太醫院任候補七品吏目。其學術背景與臨床實踐雖未見系統典籍傳世,然據清代太醫院職制推測,當精研《內經》、《傷寒》等經典,並通曉宮廷醫學之診療規制。

從中醫理論體系觀之,太醫院吏目須嫻熟臟腑經絡學說,尤重氣血津液之生化調節。朱氏既供職於此,必深諳四診八綱之要,其診法當以脈診為重,遵循「三部九候」之旨,兼察舌象、神色以參合病機。用藥方面,應承襲明代《本草綱目》以降之藥性理論,注重君臣佐使之配伍法度,尤擅運用太醫院特備之珍稀藥材。

清代溫病學說勃興之際,太醫院醫家多兼通傷寒與溫病兩派。朱曾潤作為候補吏目,其治療熱病當融合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,並參酌吳鞠通三焦辨證之法。對於內傷雜病,或宗李東垣脾胃論,重視升發陽氣,亦可能汲取朱丹溪養陰學說,以求陰陽相濟。

考清代太醫院考試制度,吏目須通曉《醫宗金鑒》所載臨證各科,故朱氏於婦科經帶胎產、兒科痘疹驚疳、外科癰疽瘡疡等證必有涉獵。其針灸技法應遵循《鍼灸大成》規範,重視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之時穴應用。

惜其醫案著述未見刊行,然按清代醫官培養體系推斷,其學術思想可能反映乾隆以降,融合經方與時方之治療特色,體現太醫院「遵古而不泥古」之臨證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