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膽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膽寒,中醫病證名。膽氣虛寒,是導致失眠的病機。《千金要方》:「大病後虛煩不得眠,是膽寒故也。」治宜溫膽安神。

膽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失眠、多夢、心煩、胸悶、脅痛、口苦、口乾、大便溏薄、小便清長等。

膽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先天稟賦不足:由於先天不足,導致膽氣虛弱,不能夠正常發揮其功能,從而引起膽寒。
  2. 後天失調:由於後天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寒涼之物,或者過度勞累,情志不遂,導致膽氣受損,從而引起膽寒。
  3. 外感寒邪:由於外感寒邪,侵襲人體,導致膽經受寒,膽氣虛寒,從而引起膽寒。

膽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溫膽湯:由附子、乾薑、白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棗組成。具有溫膽散寒、寧心安神的作用。適用於膽寒證患者。
  2. 四逆湯:由附子、乾薑、細辛、炙甘草組成。具有溫經散寒、回陽救逆的作用。適用於寒邪內盛、陽氣衰竭的患者。
  3. 附子理中湯:由附子、乾薑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棗組成。具有溫中散寒、健脾益氣的作用。適用於脾胃虛寒、陽氣不足的患者。

膽寒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平時要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溫熱性食物,少吃生冷寒涼之物。
  2. 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要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
膽寒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證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失眠、多夢、心煩、胸悶、脅痛等症狀,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了膽寒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