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珠突出眶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珠突出眶證
病證名,又稱「目珠子脫出」、「肝脹」。此證以目珠突出眼眶為主要特徵,多因熱盛火熾或外傷所致,病機與肝、心、三焦等經絡氣血失調密切相關。
病因病機
- 熱盛火熾:
- 多因肝火上炎、心火亢盛,或三焦鬱熱,火性上炎,燔灼目絡,迫使目珠外突。
-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諸熱瞀瘛,皆屬於火」,火邪熾盛可致氣血逆亂,目絡受迫。
- 外傷瘀阻:
- 跌撲撞擊或銳器所傷,導致眼眶氣血瘀滯,絡脈受阻,目珠失於固攝而突出。
辨證論治
1. 火熱熾盛證
- 主症:目珠突赤,脹痛劇烈,伴面紅目赤、口苦咽乾、煩躁易怒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- 治法:清熱瀉火,涼血解毒。
- 方藥:
- 瀉心湯(《金匱要略》):黃連、黃芩、大黃,直折心肝實火。
- 清涼膏加減:黃連、梔子、生地、赤芍、丹皮,清熱涼血,緩解目絡燔灼。
2. 外傷瘀血證
- 主症:目珠突出,眼眶青紫腫痛,視物模糊,舌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消腫。
- 方藥:
- 桃紅四物湯(《醫宗金鑒》):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赤芍、生地,化瘀行滯,通調目絡氣血。
- 若瘀久化熱,可加丹皮、梔子以清瘀熱。
危重處理
若目珠突出劇烈,伴隨視力驟降或眼絡破裂,需結合西醫手術復位。術後可輔以中藥調理,如益氣活血湯(黃芪、當歸、丹參)以促進氣血恢復,或滋陰明目飲(枸杞、菊花、熟地)滋養肝腎,固攝目珠。
古籍參考
- 《證治準繩》提及:「目珠突出,疼痛難忍,屬肝火暴逆。」
- 《醫林改錯》強調:「瘀血阻絡,目珠脹突,非化瘀不可。」
此證須分虛實,火熱者急瀉其火,外傷者速化其瘀,標本兼治,以護目絡為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