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膽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膽癉,病名。出《素問.奇病論》。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二:「《內經》謂有病口苦,名曰膽癉。」「治肝膽俱虛,熱氣上熏,口中常苦,泄熱益膽湯方。」
膽癉,又名膽熱,是由於肝膽功能失調,膽汁鬱積,化熱上蒸,灼傷津液所致。主要表現為口苦、咽干、胸脅脹痛、噁心嘔吐、大便秘結、小便黃赤等症。
膽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情志不遂:長期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熱生火,灼傷膽汁,可導致膽癉的發生。
- 飲食不節:過食肥甘厚膩、辛辣刺激之品,可損傷肝膽,導致膽汁鬱積,化熱上蒸,形成膽癉。
- 外感六淫:外感風寒、暑濕、燥熱之邪,侵襲人體,可導致肝膽受損,膽汁鬱積,化熱上蒸,形成膽癉。
- 素體虛弱:素體陽虛、陰虛,或肝膽功能不足,均可導致膽癉的發生。
膽癉的治療,以清熱利膽、疏肝理氣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龍膽瀉肝湯、柴胡疏肝散、香砂六君子湯等。
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,還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飲食清淡,少吃肥甘厚膩、辛辣刺激之品。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膽癉是一種常見的肝膽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膽癉的預防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