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諸上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諸上

「諸上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術語,專指「司天」之氣,即三陰三陽六氣於當令時所主之位。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云:「諸上見厥陰,左少陰右太陽;見少陰,左太陰右厥陰。」此段經文闡明司天之氣與左右間氣之對應關係:若厥陰風木司天,則左間為少陰君火,右間為太陽寒水;若少陰君火司天,則左間為太陰濕土,右間為厥陰風木。此配置反映六氣輪轉之秩序,亦為五運六氣理論中「司天在泉」體系之核心。

理論基礎

司天之氣主掌上半年(初之氣至三之氣)之氣候與病機特徵,與在泉之氣(下半年之主氣)相互呼應,形成「司天—在泉」之對應關係。六氣依三陰三陽之序輪替司天,分別為:

  1. 厥陰風木
  2. 少陰君火
  3. 太陰濕土
  4. 少陽相火
  5. 陽明燥金
  6. 太陽寒水

司天之氣不僅影響氣候變化,亦與人體臟腑經絡相應。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指出:「厥陰司天,風淫所勝……民病胃脘當心而痛。」說明司天之氣過盛時,可引發相應之病理表現。

左右間氣

司天左右之氣稱為「間氣」,其定位依司天之氣而異:

  • 左間氣:位於司天之左,主四之氣。
  • 右間氣:位於司天之右,主二之氣。

此結構體現六氣於天地間之空間分布,如少陰司天時,太陰居左而厥陰居右,反映火生土、土生木之五行相生關係。

臨床意義

運氣學說中,司天與在泉之氣共同決定了全年之氣化特點。例如:

  • 少陽相火司天:氣候偏熱,易見火熱之證,如目赤、瘡瘍。
  • 太陽寒水司天:氣候偏寒,易見寒濕之病,如關節痹痛。

掌握「諸上」之規律,可輔助預測疾病趨勢及擬定治療原則,如司天為濕土時,需注重健脾祛濕;司天為風木時,則當平肝息風。此理論亦為「天人相應」思想之具體呈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