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諸陽之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諸陽之會

在中醫學理論中,「諸陽之會」為頭面部之別稱,意指人體陽氣匯聚之所。此概念源自《靈樞·邪氣藏府病形》所載:「諸陽之會,皆在於面。」揭示頭面部乃全身陽經交會之處,亦為清陽之氣上注之要地。

經絡循行與陽氣匯聚
頭面部為手足三陽經之總匯:

  1. 手三陽經: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太陽小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,其經氣皆上行於頭面。
  2. 足三陽經: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陽膽經,亦循行至頭面部,其中足陽明胃經行於面部,足太陽膀胱經佈於額巔,足少陽膽經繞側頭。
    此外,奇經八脈中之督脈為「陽脈之海」,亦上行至巔頂,進一步強化頭面部陽氣之盛。

生理特點與功能
頭面為「清竅」所在,涵蓋目、耳、鼻、口等感官,其功能運作依賴清陽之氣的濡養。陽氣具溫煦、推動之效,故頭面部氣血充盈,則耳目聰明、嗅覺敏銳、言語清晰。反之,若陽氣受阻或虛衰,易現頭暈、面癱、五官功能失調等症。

臨床意義
中醫診治頭面疾患,常從調理陽經入手。例如:

  • 針灸取穴多選陽經要穴,如百會(督脈)、太陽(經外奇穴)、合谷(手陽明)等,以疏導陽氣。
  • 風寒外邪侵襲頭部,因陽氣被遏,可見頭痛、惡寒,治法以祛風散寒、通陽解表為主,如川芎茶調散之應用。

與臟腑之聯繫
頭面部陽氣雖盛,然其根源於五臟六腑之氣化。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言:「頭者,精明之府。」提示腦髓與臟腑精氣上承密切相關。心主血脈,其華在面;肺主氣,開竅於鼻;肝開竅於目,皆反映頭面狀態與內臟功能相互影響。

綜觀之,「諸陽之會」不僅為經絡學說之重要概念,亦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「上下相召」之整體觀,闡釋人體陽氣升發與頭面官竅功能之深層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