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逐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逐瘀[1],中醫名詞[2]

逐瘀,是指通過活血化瘀的方法,將體內的瘀血逐漸消除。

瘀血是指血液在體內不通暢,凝聚成塊的狀態。瘀血的形成原因有很多,比如外傷、跌打損傷[3]、血管破裂、血液循環不暢等。瘀血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疼痛、腫脹[4]、麻木[5]肌肉萎縮等。

逐瘀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活血化瘀的中藥、針灸[6]推拿按摩等。在治療瘀血的時候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
逐瘀是中醫治療瘀血的重要方法,通過逐瘀可以有效消除瘀血,緩解疼痛、腫脹、麻木等症狀。

逐瘀的古籍記載如下:

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“逐瘀,即破瘀消症也。”

醫學入門》:“逐瘀,即破瘀消症也。瘀血之症,多由外傷、跌打損傷、血管破裂、血液循環不暢等原因引起。瘀血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疼痛、腫脹、麻木、肌肉萎縮等。逐瘀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活血化瘀的中藥、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。在治療瘀血的時候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”

中醫學大辭典》:“逐瘀,中醫治療瘀血的重要方法。通過逐瘀可以有效消除瘀血,緩解疼痛、腫脹、麻木等症狀。”

逐瘀是中醫治療瘀血的重要方法,通過逐瘀可以有效消除瘀血,緩解疼痛、腫脹、麻木等症狀。在治療瘀血的時候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少腹逐瘀汤_百度百科

  2. 中醫名詞術語(五) - The Qi

  3. 跌打損傷:簡介,跌打損傷症狀,中醫解析,適應,用法,必備,幾種常用藥酒,治跌打損傷_中文百科全書

  4. 腫脹的意思 - 漢語詞典

  5. 麻木(汉语词语)_百度百科

  6. 针灸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