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主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主運
主運為中醫運氣學說之重要術語,指五運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分主一年五季(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)的氣化規律。其運行依五行相生之序,始於木運,次第遞傳為火、土、金、水,每運主時七十三日又五刻,合計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,與一歲之數相應。
主運的運行規律
主運的遞傳遵循「五行相生」之法:
- 木運主春:自大寒日起,主風氣生發,應肝膽之氣,萬物始萌。
- 火運主夏:繼木之後,主暑熱長養,應心與小腸,陽氣鼎盛。
- 土運主長夏:火生土,主濕氣濡化,應脾胃,為氣機轉樞之季。
- 金運主秋:土生金,主燥氣收斂,應肺與大腸,萬物成熟肅降。
- 水運主冬:金生水,主寒氣封藏,應腎與膀胱,陽氣潛伏。
主運與氣候、人體的關係
主運理論將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臟腑功能相繫。若主運之氣平和,則季節氣候正常,人體相應臟腑機能協調;若某運過盛或不及(如「木運太過」則風氣亢盛,「土運不及」則濕化不足),可能引發相應外感病證或內傷雜病。
主運的推算方法
主運每年固定始於木運,依序輪轉,但具體氣化強弱需結合當歲「大運」(歲運)及「客運」加以分析。例如:逢壬年(木運太過),則春季風木之氣尤旺;逢癸年(火運不足),夏季暑熱可能偏衰。此即《內經》「五運相襲,而皆治之」之要義。
主運與其他運氣要素的區別
- 大運(歲運):統主全年氣化,如甲己年土運、乙庚年金運等。
- 客運:反映每年五季的特殊變動,與主運固定順序不同。
主運為常,客運為變,二者互參,方能全面推斷氣候與病機。
此理論源自《黃帝內經》七篇大論,為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思想之具體呈現,亦為臨床審察病機、預防治療之重要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