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祝堯民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祝堯民
祝堯民,字巢夫,號薛衣道人,河南洛陽人,為明代著名醫家。早年為諸生,以文才聞名於世。明亡後,棄儒從醫,專精於醫道,尤擅瘍科與正骨之術。其醫術精湛,曾獲瘍科秘方,善治惡瘡及骨傷諸疾,臨證療效卓著,深受時人推崇。晚年隱居山林,潛心修道,融醫道於一體。
醫學成就
瘍科秘術
祝堯民精於瘍科,尤擅治療惡瘡、癰疽等外科疾患。其法多承古方,並結合個人臨證經驗,善用外敷、內服並治之法。中醫理論認為,瘡瘍多因氣血瘀滯、熱毒蘊結所致,祝氏治法注重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瘀,並強調辨證施治,針對不同證型選用相應方藥。
正骨手法
祝氏於正骨之術亦頗有心得,擅長手法復位與夾板固定,其技藝承襲傳統中醫骨傷科精髓。中醫正骨強調「筋柔骨正」,祝堯民治療時注重調理氣血,配合藥物外敷內服,以促進骨傷癒合。其法不僅重視局部治療,更兼顧整體調理,體現中醫「整體觀念」與「辨證論治」之特色。
醫道結合
祝堯民晚年入山修道,將醫學與道家養生之術相結合。中醫理論深受道家思想影響,祝氏之修習,使其醫術更趨精微,尤其在調理氣血、導引養生方面有所發揮。其生平事蹟,亦反映明代醫家「儒醫相通」、「醫道同源」之文化特質。
歷史評價
祝堯民由儒轉醫,再入道門,其生平體現傳統士人「不為良相,便為良醫」之志節。其醫術承古創新,尤在外科與正骨領域卓有成就,為明代中醫發展之重要代表人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