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築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築基:中醫內丹術的基礎功夫

築基,又稱「煉己」,是中醫氣功與內丹術的重要術語,為修煉內丹的入門基礎。《丘祖全書》云:「還丹要妙築基先,築得基牢壽命延。」意指築基功夫紮實,方能延年益壽,並為後續的內丹修煉奠定穩固根基。

築基的三大核心內容

1. 行為與道德修養

中醫內丹術強調「修德為先」,認為修煉者須涵養道德、積善行德,方能心氣平和,氣機通暢。此觀念與《黃帝內經》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」的養生思想相呼應,強調心神安定與道德修為對健康的影響。

2. 心意鍛鍊與收心止念

築基階段需排除雜念,增強心意的自控能力,使心神專注於修煉一境。此過程類似中醫「調神」理論,透過靜坐、調息等方法,使「神」與「氣」相合,達到「精神內守」的狀態。《內經》所謂「獨立守神,肌肉若一」,即強調心神專注對養生的重要性。

3. 強身補虧與精氣神充盈

對於體質虛弱或精氣不足者,築基階段需透過導引、食療、藥物等方式調理身體,使精、氣、神達到充足狀態。中醫認為「精」為生命之本,「氣」為動力之源,「神」為主宰,三者充盈方能進行更高層次的修煉。尤其對「童體已破」(即元精耗損者)的修煉者,補虧填精更是築基的關鍵步驟。

築基在內丹術中的重要性

築基是內丹術的起手功夫,若煉己不純,可能導致氣機紊亂、心神不寧等副作用。因此,修煉者須循序漸進,待基礎穩固後,方能進入「煉精化氣」、「煉氣化神」等後續階段。此理論與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相通,強調防患於未然,奠定健康根基。

築基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修煉,更是身心整體的調和過程,體現了中醫「形神合一」、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為內丹養生之道的核心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