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爪切押手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爪切押手法
爪切押手法為針刺押手法之一,亦稱「指切押手法」,屬中醫針灸施術時的重要輔助手法,主要用於固定穴位、引導針刺方向及減輕進針痛感。其操作要領如下:
操作步驟
- 定位取穴:以拇指或食指指甲於施針穴位處輕掐按壓,使局部氣血聚集,穴位顯現。
- 爪切固定:用指甲垂直抵住穴位皮膚,形成淺痕,此舉可分散患者注意力,減輕針刺時的敏感度。
- 配合進針:針體沿指甲邊緣迅速刺入,利用爪切形成的張力穩定針身,避免偏移。
中醫理論依據
爪切法源於《黃帝內經》「按而引針」之說,強調「氣至而有效」。透過指甲按壓,能激發經氣、宣散局部衛氣,使針刺更易得氣。此外,爪切可疏通皮部絡脈,符合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「欲以微針通其經脈,調其血氣」的原則。
臨床應用特點
- 精準定位:適用於肌肉淺薄處(如頭面、手足部穴位),避免誤傷血絡。
- 輔助得氣:爪切後進針,可加強針感傳導,尤適於氣滯血瘀之證。
- 流派差異:部分醫家結合「飛經走氣」手法,先爪切後催氣,以增強療效。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輕巧透達」的技術精髓,為傳統針刺基礎技法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