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轉脬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轉脬,病名。臍下急痛,小便不通之證。即轉胞。《證治匯補.癃閉》:「轉脬者,胞系轉戾,臍下並急而痛,小便不通者是也。」詳見轉胞條。

轉脬,又稱轉胞,是一種婦科疾病,以小腹急痛、小便不通為主要症狀。其病因多為胞系(即子宮)扭轉,導致血脈不通,氣血瘀滯,而出現小腹疼痛、小便不通等症狀。

轉脬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,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先天性因素:如子宮位置過低,或子宮頸過長,均可導致轉脬的發生。
  • 後天性因素:如經期過度勞累、受寒、受濕等,均可導致胞系扭轉,而引發轉脬。

轉脬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小腹急痛:疼痛部位多位於下腹部正中,或偏於一側,疼痛性質多為陣發性,可伴有腰骶部疼痛。
  • 小便不通:小便不通是轉脬最主要的症狀,患者常常會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。
  • 其他症狀:如白帶增多、月經不調、腰酸背痛等。

轉脬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並結合輔助檢查,如B超、X光等,以排除其他疾病。

轉脬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藥物治療:可使用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的中藥,如桃仁、紅花、丹參等。
  • 手術治療:如胞系扭轉嚴重,或保守治療無效者,可行手術治療,如子宮切除術等。

轉脬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或病情嚴重,則可能會導致不孕、流產等嚴重後果。

因此,女性朋友在出現小腹急痛、小便不通等症狀時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