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單燕口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單燕口風

單燕口風為中醫喉科病證之一,屬「喉風」範疇,其特徵為咽喉單側腫痛,局部氣血壅滯,導致懸雍垂(帝中)或舌體受擠壓偏移。此症名見於清代喉科專著《重樓玉鑰》,書中描述:「是癥,或生左,或生右,亦有腫上舌來,不能飲食者。甚則將帝中擠往一邊。」意指病發時患側紅腫高突,甚者可影響舌體運動或壓迫懸雍垂,造成吞嚥困難與言語障礙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單燕口風多因風熱邪毒外襲,或肺胃積熱上攻咽喉所致。風熱之邪客於經絡,與內熱相搏,氣血凝滯於咽喉一側,發為腫痛;若熱毒熾盛,則腫勢加劇,甚而化腐成膿。此外,情志鬱結、過食辛辣厚味,亦可能引動肝胃之火,循經上炎,誘發此症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局部症狀:咽喉單側明顯紅腫脹痛,患處或見瘀斑,懸雍垂被推向健側,嚴重時舌體亦受牽引,導致伸舌困難。
  2. 功能障礙:因腫痛阻塞氣道,可出現呼吸不暢、聲音嘶啞;若熱毒腐肉,則見痰涎壅盛、口臭。
  3. 全身症狀:或伴發熱、頭痛、口渴引飲、便秘溲赤等實熱證候。

鑑別診斷

需與「雙燕口風」區分,後者為咽喉兩側同時腫痛,病勢更為急重。此外,亦當與「乳蛾」(扁桃體炎)、「喉癰」(咽喉膿腫)等症辨證,單燕口風病位偏於咽喉一側,且以氣血壅滯為主,未必化膿。

治療原則

以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結為主,根據證型選方:

  • 風熱襲表:用疏風清熱湯加減,如金銀花、連翹、牛蒡子。
  • 肺胃熱盛:選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,佐以赤芍、丹皮涼血散瘀。
  • 外治法:可配合吹喉散(如冰硼散)局部清熱消腫,或針刺少商、商陽穴放血泄熱。

單燕口風之預後多與熱毒深淺相關,早期清解可防邪毒內陷。歷代醫家強調「咽喉為氣血之要道」,治療需及時,以免氣機窒塞,變生他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