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灼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灼熱,病狀名。出《傷寒論.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。指熱勢熾盛,如火燒烤的症狀。手捫病人肌膚,有炙手感。見於多種熱性病。

《傷寒論》中記載: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脈浮,自汗出,無大熱,微惡寒者,名為隱陽,此為欲解也。若發汗,則愈;不發汗,則熱結,必譫語,心中煩躁,目赤,身熱,不能自轉側,手足煩躁,反不欲飲水,欲得飲水者,必譫語,心中煩躁,目赤,身熱,不能自轉側,手足煩躁,反不欲飲水,欲得飲水者,必危。」

灼熱是一種熱性病症,其特點是熱勢熾盛,如火燒烤,手捫病人肌膚,有炙手感。灼熱常見於多種熱性病,如傷寒、溫病、暑病等。

灼熱的病因多為外感熱邪,或內生熱邪,或飲食不節,或情志不遂等。

灼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發熱高熱,面紅目赤,口渴喜飲,汗出不暢,煩躁不安,口乾舌燥,尿黃便秘等。

灼熱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涼血止渴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銀翹散、桑菊飲、清暑益氣湯等。

灼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4. 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。

灼熱是一種常見的熱性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