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濁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濁氣,病因病理學名詞。

1.飲食水谷精微的濃濁部分。《素問[1].經脈別論》:「食氣[2]入胃,濁氣歸心淫精於脈。」

2.陰寒之邪。《靈樞[3].憂恚無言》:「兩瀉其血脈[4],濁氣乃闢。」

3.污濁之氣。如呼出的廢氣,排出的矢氣[5]等。

4.與清陽相對而言的重濁物質。《素問.陰陽[6]應象大論》:「濁氣在上,則生(月真)脹。」

5.腸胃中有形的食物殘渣。《靈樞.小針解》:「濁氣在中者,言水谷皆入於胃,其精氣上注於肺,濁溜於腸胃。」

濁氣是指飲食水谷精微的濃濁部分,它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,也是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。濁氣在人體內不斷地產生和消耗,如果濁氣過多,就會影響人體的健康。

濁氣過多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飲食不當、情志不暢、勞累過度等。飲食不當是導致濁氣過多的主要原因,如果經常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等食物,就會加重脾胃負擔,導致濁氣過多。情志不暢也是導致濁氣過多的原因之一,如果經常生氣、鬱悶、焦慮等,就會導致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從而導致濁氣過多。勞累過度也是導致濁氣過多的原因之一,如果經常熬夜、加班、運動過度等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濁氣過多。

濁氣過多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,比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腹痛、便溏等。如果濁氣過多,還會導致氣滯血瘀、痰濕內生、濕熱蘊結等,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中風、癌症等。

因此,要保持健康,就要注意飲食,避免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等食物;要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生氣、鬱悶、焦慮等;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熬夜、加班、運動過度等。如果出現濁氣過多的症狀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素問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2. 食气_百度百科

  3. 靈樞經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4. 血脈 - 王國風雲2百科,人人可以編輯的王國風雲2中文百科全書

  5. 矢氣_矢氣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6. 阴阳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