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資生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資生廓
資生廓為中醫眼科「八廓」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名稱源自脾胃的生理功能。八廓學說將眼部分為八個區域,分別對應人體臟腑,並通過經絡與之相聯。資生廓主司脾胃之功能,體現中醫「臟腑—官竅」相應的整體觀。
命名與臟腑關係
脾胃在中醫學中被視為「後天之本」,主司水穀運化與氣血生化。《目經大成》卷一記載:「脾胃相為表裡,主腐熟水谷,保合太和,司培元氣,曰資生廓。」此處「資生」二字,即取「資助生命」之意,強調脾胃吸收水穀精微、滋養全身的作用。資生廓與脾胃相應,故其功能盛衰可反映脾胃狀態,反之,脾胃失調亦可能影響眼部健康。
生理功能與病理表現
- 生理功能:
資生廓依賴脾胃之氣上注於目,使目得濡養而視物清明。脾胃健運,則氣血充盈,資生廓功能正常,表現為眼瞼色澤紅潤、無浮腫,目睛明亮。 - 病理變化:
若脾胃虛弱,水穀運化失職,可致氣血不足,資生廓失養,出現眼瞼下垂、視物模糊或眼乾澀;若濕濁內停,上犯於目,則可能眼瞼浮腫、分泌物增多。
經絡聯繫與診斷意義
資生廓與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陰脾經密切相關。脾胃經脈循行過目,故臨床可透過觀察資生廓區域的色澤、形態變化,輔助診斷脾胃病證。例如:
- 資生廓色淡白,多屬脾虛氣弱;
- 若見紅赤浮腫,或提示脾胃濕熱上攻。
與其他廓的關係
八廓中,資生廓與「水穀廓」(小腸所主)相鄰,二者共司消化吸收之能。脾胃腐熟水穀後,需小腸進一步泌別清濁,故兩廓功能相輔相成。若資生廓異常,可能連帶影響水穀廓,反之亦然。
歷代醫家觀點
清代《銀海精微》進一步闡釋資生廓「主涵養瞳神」,強調其與視力的關聯;明代《證治準繩》則指出「脾胃衰則九竅不利」,涵蓋資生廓病變可波及整體官竅。此類論述深化了八廓理論的臨床應用價值。
資生廓的理論,體現中醫「五輪八廓」學說中局部與整體的統一,亦為眼科辨證提供重要依據。透過調理脾胃,可間接調治資生廓相關目疾,此為中醫「治未病」與「臟腑辨證」思想的具體實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