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子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子淋,病名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二:「妊娠之人,胞繫於腎,腎患虛熱成淋,故謂子淋也。」亦稱妊娠小便淋痛。多因孕婦有陰虛、實熱、濕熱、氣虛等原因,致使膀胱氣化不行,出現小便頻數,點滴而下,淋漓疼痛等症狀。
陰虛者兼見兩顴潮紅,心煩不寧,治宜清熱滋陰通淋,用知柏地黃丸;實熱者,兼見口苦、口渴,口舌生瘡,治宜清熱瀉火通淋,用導赤散;濕熱者,兼見肢体倦怠,小便澀痛,治宜清熱利濕通淋,用五淋散;氣虛者,兼見小便不能制約,溺後痛甚,治宜益氣止淋,用益氣止淋湯(《女科正宗》:人參、黃芪、白術、茯苓、麥冬、益智仁、升麻、甘草)。
子淋的病因病機
子淋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妊娠期間,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,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,而孕婦的飲食又不能過量,因此,孕婦常常會出現營養不良、體質虛弱的現象。
- 妊娠期間,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,會導致孕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,而這些分泌物又容易滋生細菌,從而引起尿路感染。
- 妊娠期間,由於子宮增大,會壓迫到膀胱,從而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,導致小便排出不暢,從而引起尿路感染。
子淋的臨床表現
子淋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小便頻數、尿急、尿痛。
- 小便淋漓不盡,點滴而下。
- 小便澀痛,有灼熱感。
- 尿道口紅腫,有分泌物。
- 全身乏力,腰酸背痛。
- 面色蒼白,心煩意亂。
子淋的診斷
子淋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尿液檢查、尿道鏡檢查等進行診斷。
子淋的治療
子淋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、通淋止痛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知母、黃柏、茯苓、澤瀉、車前子、金錢草、益母草等。
子淋的預防
子淋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孕婦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孕婦要注意個人衛生,勤換內褲,保持外陰清潔。
- 孕婦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孕婦要定期產檢,一旦發現有尿路感染的症狀,要及時治療。
子淋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,因此,孕婦一定要重視子淋的預防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