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子午八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子午八法詳述

子午八法為中醫針灸學之重要理論體系,乃結合「子午流注」與「靈龜八法」兩大古典針法而成,首見於明代《醫學入門》,其載:「言子午八法者,子午流注兼奇經八法也。」此法融匯時間醫學與經絡辨證,深具天人相應之思想,以下分述其核心內涵。

一、子午流注

子午流注以「時間—經氣盛衰」為理論基礎,源於《黃帝內經》「天人合一」之說,認為人體氣血隨十二時辰流注於十二正經,形成週期性盛衰變化。其核心包含:

  1. 納甲法:以天干配屬經脈,依日時開穴,如甲日戌時開膽經井穴(竅陰),乙日酉時開肝經滎穴(行間)。
  2. 納子法:按十二時辰對應經脈氣血盛衰取穴,如寅時(3-5時)肺經當令,可針刺太淵;午時(11-13時)心經當令,可取少府。
  3. 養子時刻注穴法:將一日分為百刻,每刻氣血注於特定五腧穴,結合五行生剋補瀉。

二、靈龜八法

靈龜八法(又稱「奇經納卦法」)以奇經八脈交會穴為基礎,結合《周易》九宮八卦與干支曆算,推算氣血開闔時機。其要點如下:

  1. 八脈交會穴:公孫(通衝脈)、內關(通陰維)、後溪(通督脈)、申脈(通陽蹻)、臨泣(通帶脈)、外關(通陽維)、列缺(通任脈)、照海(通陰蹻)。
  2. 九宮八卦配穴:將八穴配屬洛書九宮數(如坎一聯申脈,坤二聯照海),再依日時干支計算「臨時開穴」。例如甲己日戌亥時,取乾卦對應公孫穴。
  3. 飛騰八法:為靈龜八法之變通,直接以時辰天干定開穴(如甲時取公孫,丙時取內關)。

三、子午八法之整合應用

子午八法將二者並用,強調「時穴」與「病穴」相結合:

  • 先辨經絡病候:依症狀歸屬正經或奇經,選取相應流注穴或八脈交會穴。
  • 次參時間氣機:據施術時辰,擇氣血旺盛之經穴開闔,如午時針內關(通陰維)以調心脈,配合納子法取心經原穴神門。
  • 結合補瀉手法:依氣血流注盛衰施行提插捻轉,如氣至時瀉實,氣衰時補虛。

此理論體系體現中醫「因時制宜」之治則,不僅用於針灸,亦指導用藥與導引,如《針灸大成》所言:「知臟腑之往來,逆順之浮沉,方可言針。」然其推算繁複,須精通干支曆法與經脈循行,方能精準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