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子午流注針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子午流注針法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根據人體經絡氣血運行規律,在十二時辰內,選取與經絡氣血盛衰相應的腧穴進行針刺治療的一種方法。
子午,表示晝夜時間的變化;流注,表示氣血的運行。氣血循經運行隨著時間變化而有盛有衰,氣血盛時穴「開」;氣血衰時穴「闔」。《針灸大全》載《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》,對開穴有具體記載。總的原則:陽日、陽時取陽經五輸穴;陰日、陰時取陰經五輸穴。日時干支逢單為陽,逢雙為陰。十天干配合臟腑和經脈,即甲膽、乙肝、丙小腸、丁心、戊胃、己脾、庚大腸、辛肺、壬膀胱,癸腎,三焦、心包絡併入壬、癸。例如甲日甲戌時開取膽經井穴足竅陰;丙子時開小腸經滎穴前谷;戊寅時開胃經輸穴陷谷,同時取膽經原穴丘墟,稱為返本還原;庚辰時開大腸經經穴陽溪;壬午時開膀胱經合穴委中,甲申時則開三焦經滎穴液門,稱為氣綱三焦。又如乙日乙酉時開取肝經井穴大敦;丁亥時開心經滎穴少府;己醜時開脾經輸穴太白,同時取肝經原穴太沖;辛卯時開肺經經穴經渠;癸巳時開腎經合穴陰谷;乙未時則開心包經滎穴勞宮,稱為血歸包絡。陽日陰時或陰日陽時無開穴(閉、闔),則可取其相合日乾的開穴,如甲日與己日通用,乙與庚、丙與辛、丁與壬、戊與癸等,稱做夫妻互用。若相合時均無開穴,可取十二經的子母補瀉穴,稱為子母互用。本法以日期的天干為主,因稱納甲(乾)法;以時辰地支的主子的母補瀉配穴則稱納子(支)法。參見各該條。
子午流注針法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。它可以用於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,如頭痛、眩暈、耳鳴、目赤腫痛、鼻塞流涕、咽喉腫痛、胸悶氣短、心悸、腹痛、泄瀉、便秘、尿頻、尿痛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不孕等。
子午流注針法具有以下優點:
- 具有整體觀念。子午流注針法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,各個臟腑經絡相互聯繫,相互影響。因此,在治療疾病時,要從整體出發,辨證施治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- 具有動態觀念。子午流注針法認為人體的氣血運行是不斷變化的,在不同的時間段,氣血在不同的經絡中流注。因此,在治療疾病時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時間段進行針刺治療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- 具有簡便易行的優點。子午流注針法不需要複雜的設備,只需要一根針和一把灸火,就可以進行治療。因此,它非常適合在臨床上應用。
子午流注針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,需要長期的學習和臨床實踐才能掌握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