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紫癜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癜風,病名。皮膚漸生紫色斑點之病證。《聖濟總錄[1]》卷十八:「紫癜風之狀,皮膚生紫點,搔之皮起而不癢痛是也。」其病多因風邪挾濕,客於腠理,榮衛壅滯,不得疏泄,鬱於皮膚所致。證治參見紫白癜風條。

紫癜風,又稱紫癜,是一種皮膚病,以皮膚出現紫色斑點為主要特徵。其病因多為風邪挾濕,客於腠理,榮衛壅滯,不得疏泄,鬱於皮膚所致。臨床表現為皮膚出現紫色斑點,斑點大小不一,可為圓形、橢圓形或不規則形,邊界清楚,表面光滑,無鱗屑,無滲出,無瘙癢或疼痛感。

紫癜風的治療以疏風[2]清熱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內服,如銀花、連翹[3]、板藍根[4]大青葉、赤芍[5]丹參、桃仁[6]紅花等;外用中藥外敷,如紫雲膏地榆散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推拿、拔罐等治療。

紫癜風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皮膚清潔。
  2. 避免接觸風寒濕邪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平時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5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如果出現皮膚出現紫色斑點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聖濟總錄纂要 - 百度百科

  2. 疏風解毒膠囊 - 求真百科

  3. 小連翹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4. 板蓝根(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)_百度百科

  5. 赤芍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6. 桃仁,桃仁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桃仁_桃仁是什么_桃仁的用法用量_A+医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