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紫色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紫色舌之中醫辨證詳析
紫色舌為中醫舌診重要徵象,其成因與氣血運行、寒熱病理密切相關。根據色澤深淺、潤燥及分布範圍,可進一步辨析病機所在,現分述如下:
一、紫色舌之寒熱辨別
-
熱證紫舌
- 深紫乾枯:舌質紫而色深,舌面乾燥少津,多因熱邪熾盛,灼傷陰液,氣血壅滯所致。常見於溫病極期或臟腑實熱證,如熱入營血、陽明腑實等。
- 局部紫斑:若紫色僅現於舌體特定區域(如舌尖、舌邊),提示相應經絡受邪熱侵擾。例如舌尖紫紅多屬心火亢盛,舌邊紫滯則與肝鬱化熱相關。
-
寒證紫舌
- 淡紫滑潤:舌色淡紫,舌面濕滑,多因陽氣虛衰,寒凝血脈,氣血運行遲滯而成。見於陰寒內盛或陽虛血瘀之證,如寒邪直中三陰、心腎陽虛等。
- 紫暗濕潤:舌質紫暗如瘀,苔潤不燥,主寒凝血瘀,常見於久病氣虛血弱、寒濕痹阻經絡者。
二、紫色舌與瘀血之關聯
中醫認為「紫舌多瘀」,尤以 紫暗舌 為典型表現。其特徵為舌色紫而晦暗,或見瘀斑瘀點,舌下絡脈青紫迂曲。此類多因氣滯、寒凝、熱鬱或氣虛導致血行不暢,脈絡瘀阻,常見於癥瘕積聚、胸痹心痛等病症。
三、臟腑經絡定位
紫色舌之分布可反映病位深淺:
- 全舌深紫:熱邪深入血分,累及多臟,如熱毒熾盛之重症。
- 舌邊紫滯:多責之肝膽鬱熱或氣滯血瘀。
- 舌中紫暗:提示脾胃氣血瘀阻,或中焦寒凝。
四、古籍論述佐證
《舌鑑辨正》云:「全舌紫者,臟腑俱熱也;紫而瘀斑者,熱毒入血也。」《傷寒舌鑑》亦載:「淡紫帶青,為陰寒證;紫而苔滑者,寒邪直中也。」足見紫色舌之辨證須結合色澤、津液、舌苔等綜合分析。
綜上所述,紫色舌為中醫診察內傷外感之關鍵指標,透過其色、形、態之變異,可精準判讀病性之寒熱虛實及氣血病理變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