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紫燕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紫燕疔,又名紫靨疔,是疔腫初起時形色紫暗的病證。多因肝經毒火鬱結而成,多生於足、腰脅、筋骨之間。初生即起紫泡,次即破流血水,甚則身寒熱,目紅,指甲青,嚴重者舌強神昏,睡語驚惕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紫燕疔,疔腫初起,形色紫暗,多生於足,腰脅、筋骨之間,初生即起紫泡,次即破流血水,甚則身寒熱,目紅,指甲青,嚴重者舌強神昏,睡語驚惕。治法: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甘草、生地黃、玄參、丹皮、赤茯苓、澤瀉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”

紫燕疔的病因病機,主要在於肝經毒火鬱結。肝主疏泄,主藏血,若肝火旺盛,疏泄失常,則可導致肝經毒火鬱結,進而形成紫燕疔。此外,風邪、濕邪等外邪的侵襲,亦可導致肝經毒火鬱結,形成紫燕疔。

紫燕疔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疔腫初起時,形色紫暗,多生於足、腰脅、筋骨之間。
  2. 疔腫逐漸增大,並出現紫泡,次即破流血水。
  3. 患者可伴有身寒熱、目紅、指甲青等症狀。
  4. 嚴重者可出現舌強神昏、睡語驚惕等症狀。

紫燕疔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疏肝理氣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大黃黃連赤芍湯、龍膽瀉肝湯、茵陳蒿湯等。

紫燕疔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休息。
  2. 飲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。
  4. 若出現疔腫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