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眥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眥急

證名,指眼角拘急不適之症。《靈樞·經筋》載:「足之陽明,手之太陽,筋急則口目為噼,眥急不能卒視。」此症多因經筋受邪,氣血失和,導致眼周筋肉攣急,牽引目眥,甚則影響視物。

中醫病機與相關理論

  1. 經筋受邪
    足陽明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之經筋布於目周,若外感風寒濕邪,或內傷氣血,經筋拘急,可致眥急。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,經筋「主束骨而利機關」,其病多見「轉筋」「筋急」。
  2. 氣血失調
    肝主筋,開竅於目。若肝血不足,或肝陽化風,筋脈失養,可引發目眥拘攣;另脾虛氣弱,肌肉失濡,亦可能導致眼瞼及眥部緊急不舒。
  3. 經絡關聯
    手太陽小腸經「至目內眥」,足陽明胃經「旁納太陽之脈」,二經氣血瘀滯或虛損,皆可影響目眥功能,出現筋急之象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目外眥或內眥牽引緊繃,轉睛或視物時尤甚。
  • 或伴眼瞼瞤動、口眼歪斜(如「口目為噼」)。
  • 嚴重者「不能卒視」,即突然轉動眼球時視物困難。

辨證要點

  • 風邪客絡:驟發眥急,兼見惡風、頭痛,舌淡苔薄白。
  • 肝血虧虛:眥急時發,目乾澀,眩暈,脈弦細。
  • 陽明經熱:眥部紅赤灼熱,兼口渴便秘,脈洪大。

古籍補充
《類經》註解《靈樞》時指出:「筋急則牽引口目,故為噼眥之病。」強調經筋病變與局部症狀之關聯。另《針灸甲乙經》提及,針刺陽明、太陽經穴可緩解筋急,如承泣、瞳子髎等。

此症需結合整體脈證,辨析內外因機,以調和氣血、舒筋通絡為治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