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healthlogo

關於「闢谷」的解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1-03-26

古代養生術語。又稱卻谷、斷谷、絕谷、絕粒、休糧等。稱先秦方家和後世道教的一種煉養方法,即不食五穀、糧食。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即有「卻谷食氣」篇。又《史記.留侯世家》:「留侯性多病,即導引不食後。」裴駰集解:「服闢谷藥而靜居行氣。」一派道教煉養家認為,人體中有所謂「三蟲」(又稱三屍、三彭)作祟為害,而三蟲靠谷氣為生,如果斷其谷氣,三蟲即不能生存,可保人之安康長生。如《北史.李先傳》載:「服氣絕粒數十年,九十餘,顏如少童。」闢谷還常作為氣功內煉之術的輔助手段應用,或以氣功為基礎,故常連稱「卻谷食氣」。闢谷只是不吃谷糧肉類,仍須服用某些植物之屬與飲水。這類植物之屬,據《抱朴子內篇.仙藥》列舉,有一、二十種。闢谷一術在漢唐時頗為盛行。但因與人的求食的第一本能相左,又需要有特定的環境條件,具體實施有很大困難,因此在口頭上津津樂道的多,實際奉行的少。加之一部分道教煉養家對此術頗不以為然,致道教叢林制度出現後,闢谷之影響益趨衰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