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單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單蛾

單蛾為中醫喉科病證名,首見於《儒門事親》,屬「乳蛾」範疇之一。《景嶽全書》卷二十八載:「喉蛾腫於一邊者為單蛾,此其形必圓突如珠。」其特徵為咽喉一側腫脹,狀如蠶蛾,故名「單蛾」,與雙側同病之「雙蛾」相對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單蛾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肺胃積熱,上攻咽喉所致。風熱外襲,首犯肺衛,邪熱循經上擾咽喉;若肺胃素有鬱熱,復感外邪,則熱毒壅滯,氣血凝結,發為腫痛。此外,陰虛火旺、虛火上炎亦可誘發此證,然臨床以實熱證為多見。

臨床表現

患者常見一側喉核(扁桃體)紅腫高突,形如圓珠,或伴表面膿點,咽痛劇烈,吞咽困難,甚則放射至耳部。可兼見發熱、頭痛、口乾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實熱之象。若屬虛火,則喉核腫脹較輕,色暗紅,疼痛隱隱,伴午後潮熱、舌紅少苔等陰虛徵兆。

證型辨治

  1. 風熱侵襲

    • 主症:喉核單側紅腫,咽痛初起,伴發熱惡寒。
    • 治法:疏風清熱,利咽消腫。
    • 方藥:銀翹散加減,或選用牛蒡子、薄荷、桔梗等。
  2. 肺胃熱盛

    • 主症:喉核腫大劇痛,表面膿點,高熱煩渴。
    • 治法:清泄肺胃,解毒利咽。
    • 方藥:清咽利膈湯加減,或黃連、黃芩、梔子等清熱之品。
  3. 陰虛火旺

    • 主症:喉核微腫,乾痛不適,反覆發作。
    • 治法:滋陰降火,潤燥利咽。
    • 方藥:知柏地黃丸合養陰清肺湯加減。

外治法

中醫亦重局部治療,如以冰硼散、錫類散吹喉,或選用金銀花、甘草煎湯含漱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針刺少商、商陽等穴放血,亦可瀉熱緩急。

單蛾之證,雖病位在喉,實與全身氣血陰陽失衡相關,故治療需整體辨證,標本兼顧。歷代醫家對其論述甚詳,除《景嶽全書》外,《瘍醫大全》《外科正宗》等亦載其治法,可資參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