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綜合手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綜合手法

綜合手法為針刺手法分類之一,與基本手法、輔助手法相對,係指由多種單一手法相互結合而成的複雜針刺技術。此類手法通常具有特定的操作步驟與治療目的,並可根據臨床需求調整其補瀉特性與行氣效果。

主要類型

1. 燒山火

燒山火為溫補手法之一,其操作特點在於分層進針,結合提插、捻轉等基礎手法,以產生溫熱感為效。此法多用於虛寒證,能助陽氣升發,驅散寒邪。

2. 透天涼

透天涼與燒山火相對,屬清瀉手法。其操作著重於分層退針,配合特定捻轉與提插,以引導涼感擴散。適用於實熱證,能清熱瀉火,平衡亢盛之陽氣。

3. 陽中隱陰

此手法為補瀉結合之代表,先施補法後行瀉法,適用於寒熱錯雜或虛實夾雜之證。其特點在於調和陰陽,既能溫補不足,又可疏泄有餘。

4. 陰中隱陽

與陽中隱陰相反,陰中隱陽先瀉後補,適用於熱證為主而兼有虛象者。此法在清瀉邪熱後,輔以輕補,以防正氣過度耗損。

臨床應用

綜合手法之運用,需根據患者體質、病情及經絡氣血狀態加以選擇。例如:

  • 燒山火多用於風寒濕痹、陽虛畏寒等症。
  • 透天涼適用於高熱、咽喉腫痛等實熱病證。
  • 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則針對複雜病機,調節陰陽偏盛偏衰。

此外,部分綜合手法亦強調行氣作用,如「飛經走氣」等法,可促進經氣流通,加強治療效果。

理論基礎

綜合手法之設計,根源於中醫陰陽理論與氣血學說。透過不同手法的組合,能更精準地調節經絡氣血運行,達到補虛瀉實、平衡陰陽之效。其操作細膩,需熟練掌握單一手法後方能靈活運用,體現中醫針刺技術的深層次辨證思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