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棕子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棕子喉,病名。系指咽喉內形似粟米小而密的黃皰成板,外托紅盤,頭身疼痛的病證。其病因是感受風寒濕邪,肺氣雍塞所致。治宜祛風除寒濕宣肺,方用防風通聖散加減。
《醫學正傳》曰:“棕子喉,咽喉內如粟米小而密,黃皰成板,外托紅盤,頭身疼痛。”《醫宗金鑒》曰:“棕子喉,咽喉內如粟米大小,黃皰成板,外托紅盤,頭身疼痛。”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曰:“棕子喉,咽喉內如粟米大小,黃皰成板,外托紅盤,頭身疼痛。”
棕子喉的病因是感受風寒濕邪,肺氣雍塞所致。風寒濕邪侵襲人體,肺氣失宣,津液凝聚,壅塞於咽喉,形成黃皰。黃皰外托紅盤,是由於風寒濕邪外襲,肺氣失宣,衛氣不固所致。頭身疼痛,是由於風寒濕邪侵襲人體,經絡阻滯,氣血不通所致。
棕子喉的治療,宜祛風除寒濕宣肺。方用防風通聖散加減。防風通聖散由防風、薄荷、荊芥、連翹、大黃、芒硝、滑石、甘草組成。防風、薄荷、荊芥辛散風寒;連翹、大黃、芒硝清熱利濕;滑石、甘草清熱潤燥。諸藥合用,共奏祛風除寒濕宣肺之功。
棕子喉的預防,應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風寒濕邪侵襲。平時可多食用溫熱、滋潤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雞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魚肉、雞蛋、牛奶、豆漿、蔬菜、水果等。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膩、生冷寒涼之物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能力。
棕子喉的併發症,主要有肺熱、肺燥、肺癰等。肺熱者,症見咽喉腫痛,咳嗽痰黃,口乾舌燥,小便短赤;肺燥者,症見咽喉乾燥,咳嗽痰少,口乾咽燥,大便乾結;肺癰者,症見咽喉腫痛,發熱惡寒,咳嗽痰黃,胸痛,口渴,舌紅苔黃,脈數。
棕子喉的鑑別診斷,應與扁桃體炎、咽喉炎、咽喉結核等相鑑別。扁桃體炎者,症見咽喉腫痛,扁桃體腫大,化膿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;咽喉炎者,症見咽喉腫痛,咽部充血,發熱惡寒,頭痛身痛;咽喉結核者,症見咽喉腫痛,咽部潰瘍,痰中帶血,發熱惡寒,消瘦乏力。
棕子喉的預後,一般預後良好。但若治療不當,或病情嚴重,可導致肺熱、肺燥、肺癰等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棕子喉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