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總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總按

總按為中醫診斷學之重要術語,屬脈診指法之一,指醫師以三指同時按壓患者寸、關、尺三部,以全面探察脈象變化。此法與「單按」(單指獨按一部)相對,能綜合比較三部脈象之異同,為臨床辨證之關鍵手法。

理論基礎

中醫脈診源於《內經》,後世醫家逐步發展出系統化之診脈技巧。總按之核心目的在於:

  1. 整體脈勢評估:透過三指並按,可迅速掌握脈象之整體特徵,如浮沉、遲數、虛實等,判斷氣血陰陽之盛衰。
  2. 三部對比:寸、關、尺分候上中下三焦及臟腑(如寸候心肺、關候肝脾、尺候腎命),總按能比較各部脈象差異,推測病位所在。
  3. 脈形辨識:對滑澀、弦緊、濡革等複合脈象,需結合總按與單按交互運用,以確認脈形真偽。

技術要點

清代周學海於《重訂診家直訣》中明確區分「總按」與「單持」之應用時機,並強調:

  • 指力分配:總按時三指需力度均勻,避免偏重某部而失眞。然臨證時亦可依病情調整,如疑邪聚上焦,則寸部稍加力。
  • 動態觀察:配合「舉」(輕取)、「按」(重取)、「尋」(中取)等手法,探求脈象深淺層次。
  • 與單按互參:總按得初步印象後,常需以單按細究某部異常,如尺部獨沉或關部獨弦,二者相輔相成。

臨床意義

總按所得之脈象,需結合「胃、神、根」三大要素綜合分析:

  • 脈之有無胃氣:總按可察脈來是否從容和緩,反映脾胃功能及氣血生化之源。
  • 神氣存亡:脈象柔和有力為有神,總按能整體評估精氣盛衰。
  • 根底深淺:尺脈沉取有力為有根,總按尤重尺部沉候,判斷腎氣之根基。

歷代醫家如李時珍《瀕湖脈學》、張璐《診宗三昧》均重視總按與單按之交替使用,以辨別真假寒熱、虛實夾雜等複雜病機。此手法至今仍為中醫臨床脈診之基石,體現「四診合參」中切診之精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