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總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總筋,又稱總經,為中醫推拿學之重要穴位,屬小兒推拿特定穴之一。其定位於腕部掌側橫紋中點,正對中指處,即掌後腕橫紋之中央位置。

經絡與功能

總筋雖非傳統十四經穴,然其位置與手厥陰心包經相近,並與手少陰心經相聯繫。中醫理論認為,此穴能清心瀉火退心經熱邪,主治心火亢盛所致諸症。心主神明,又開竅於舌,故心經有熱時,易見口舌生瘡、煩躁不安等表現,總筋即為調治此類病證之要穴。

主治病症

  1. 心經熱證:如口瘡、舌尖紅赤、小便短赤等。
  2. 小兒驚風:包括急驚風之四肢抽掣、目睛上視,及慢驚風之虛風內動。
  3. 夜啼不安:因心火內擾或肝風內動所致之夜間啼哭。
  4. 潮熱煩躁:遍身發熱,尤以午後或夜間為甚者。

操作手法

臨床多以掐法揉法施術:

  • 掐總筋:以拇指指甲垂直輕掐穴位,用於急症如驚風抽搐,可鎮驚熄風。
  • 揉總筋:用拇指指腹按揉,手法柔和,適用於緩解心火亢盛之慢性症狀。

古籍記載

《小兒按摩經·六筋》明確指出:「諸驚風,掐總筋可治。」後世醫家亦沿用此法,認為總筋為通調周身氣血之樞紐,尤擅平息肝風、清心除煩。

總筋之應用,體現中醫「上病下取、遠端調治」之思路,通過刺激特定部位以調和內臟功能,展現推拿療法「外治內效」之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