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總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總經
總經為中醫推拿學中之特定穴位名稱,屬小兒推拿常用要穴之一,其定位與臨床應用與「總筋」密切相關。
穴位定位
總經位於腕掌側橫紋中點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,相當於大陵穴附近。此處為手厥陰心包經所過,與內關、大陵等穴相鄰,為經氣匯聚之處,故稱「總經」。
功能與主治
總經穴性平和,具有調和氣血、疏通經絡之效,主要用於:
- 小兒驚風:透過掐揉總經,可鎮驚安神,緩解小兒驚厥、夜啼等症。
- 心煩不寧:此穴與心包經相連,能清心火、寧心神,改善煩躁不安。
- 消化系統不調:配合其他穴位(如脾經、大腸經),可調理脾胃氣機,緩解積滯、嘔吐等症狀。
操作手法
臨床多以拇指指腹或指甲輕掐、揉按總經,手法需柔和均勻。小兒推拿中,常與「分陰陽」、「推三關」等手法配伍,以增強療效。
理論基礎
總經之作用機制與心包經的生理功能相關。《靈樞·經脈》載心包經「主脈所生病」,總經作為其區域要穴,可調節經氣運行,影響心神與血脈。此外,小兒「肝常有餘,脾常不足」,總經的鎮靜與調和特性,契合小兒體質特點。
配伍應用
- 配「小天心」:增強安神定驚之效,用於驚風抽搐。
- 配「內勞宮」:清心除煩,改善口瘡、心火亢盛。
- 配「脾經」:健脾和胃,輔助治療食積腹脹。
總經雖非十四經正穴,但於小兒推拿體系中地位顯要,體現中醫「經外奇穴」與經絡理論的靈活結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