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單純性肛漏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單純性肛漏
單純性肛漏為肛漏病證中較為單純的一類,其特徵為僅有一個內口與一個外口,竇道淺表且結構單一,分支稀少或無分支。此類肛漏多屬病證初期,病情相對輕淺,內口多位於齒線以下,與外口直接相通,形成單一管道。
中醫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肛漏多因濕熱下注、氣血瘀滯,或正氣不足、餘毒未清所致。其形成與以下因素相關:
- 濕熱蘊結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濕熱內生,下注肛門,腐蝕血肉,化膿成漏。
- 氣血瘀滯:情志失調或久坐久立,氣機不暢,血行受阻,瘀血積聚,久而化熱成膿。
- 正虛邪戀:素體虛弱,或久病耗傷氣血,餘毒未盡,瘡口難斂,形成漏管。
臨床表現
單純性肛漏的症狀相對輕微,主要表現為:
- 肛門周圍可見單一外口,時有膿液或分泌物滲出。
- 局部輕度腫痛,偶有瘙癢感。
- 若濕熱壅盛,可伴隨發熱、口苦、小便黃赤等全身症狀。
中醫辨證分型
單純性肛漏多屬濕熱下注證或氣虛毒戀證:
- 濕熱下注證:外口紅腫,膿液黃稠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。
- 氣虛毒戀證:瘡口久不癒合,膿液清稀,面色萎黃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治療原則
中醫治療以清熱利濕、活血化瘀、托毒生肌為主,視證型選用相應方藥:
- 濕熱下注證:常用萆薢滲濕湯或五味消毒飲加減,以清熱解毒、利濕排膿。
- 氣虛毒戀證:可選托裡消毒散或補中益氣湯,益氣托毒,促進瘡口癒合。
此外,外治法如熏洗(如苦參湯)、藥線引流等,亦有助於清潔瘡口、促進癒合。單純性肛漏若及時調治,預後一般較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