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走馬喉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走馬喉疳,又稱寒熱喉結,屬中醫喉科急重症範疇,首載於《白喉中醫療法》。其特徵為咽喉腫痛急速腐潰,伴氣促痰鳴,病勢兇險如奔馬,且具強烈傳染性,易成家族或地域性流行。
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時行疫癘之氣侵襲,或肺胃積熱化火,上攻咽喉所致。疫毒挾風熱之邪,纏結咽喉,灼傷肌膜,致氣血壅滯,熱盛肉腐,故見咽喉腫痛潰爛;痰火壅盛則氣促痰鳴;疫毒熾盛,故病勢急驟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咽喉劇痛,黏膜迅速出現灰白色腐潰,邊緣不整,潰面污穢
  • 兼症:高熱煩渴,呼吸急促,痰涎壅盛,聲如拽鋸
  • 危候:若見面青唇紫、神昏抽搐,為毒陷心包之象

治法

  1. 內治

    • 治則:清熱解毒為主,佐以涼血消腫、化痰開閉
    • 方藥:
      • 初起用普濟消毒飲加減(黃芩、黃連、板藍根、馬勃等)
      • 熱毒熾盛者用清瘟敗毒飲(石膏、知母、犀角、生地等)
      • 痰壅氣閉加竹瀝、膽南星、猴棗散
  2. 外治

    • 吹藥:選用冰硼散、錫類散或丕鑰匙散(含硼砂、冰片等)直接吹喉
    • 含漱:以銀花甘草湯漱口清潔創面
  3. 針灸

    • 急刺少商、商陽穴放血泄熱
    • 配委中穴刺絡拔罐,引火下行
    • 實熱證可針合谷、內庭、尺澤等穴

鑑別診斷

  • 與白喉相鑑別:白喉假膜堅韌難剝,而走馬喉疳潰爛迅速且深
  • 與乳蛾相鑑別:乳蛾多限於扁桃體,無廣泛腐潰

相關文獻
《瘍醫大全》提及:「走馬喉疳,勢如奔馬,治緩則斃」,強調其急危性;《喉科心法》載有「馬脾風」證候與本病相似,均屬喉風重證。歷代醫家認為此病與「疫喉」「爛喉痧」等病機相關,可互參辨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