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跟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跟發的介紹

足跟發是指癰疽在足跟部位形成的疾病。癰疽是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感染,通常發生在四肢末端,其中足跟部位是常見的發病位置之一。足跟發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兩種:一是外傷,例如涉水或遠行時腳跟受傷;另一種是濕熱,即濕熱潮濕的環境引起感染。

足跟發的臨床表現

足跟發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初期:此時患者往往未對症狀引起重視,且沒有顯著的癢痛和腫脹感。
  2. 演進過程:病情逐漸加重,足跟紅腫程度逐漸增加,同時形成膿腫。
  3. 破潰期:膿腫破潰後,膿水不斷滲出,時間長久無法癒合。

足跟發的治療方法

足跟發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內服和外敷。內服方面,可以選擇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的中藥,例如黃連解毒湯和五味消毒飲等。外敷方面,可以使用中藥膏藥,例如金黃膏和七釐散等。此外,休息和抬高患肢對於治療也非常重要。

足跟發的預防措施

為了預防足跟發的發生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:

  1. 避免足跟受傷,特別是避免涉水或長途行走時對腳跟的損傷。
  2. 保持足部的清潔和乾燥,避免局部悶熱濕潤的環境。
  3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防感染加重。
  4. 提高自身免疫力,增強體質,從而能更好地抵抗細菌感染。

如果出現足跟發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避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