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單纏喉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單纏喉風

單纏喉風為中醫喉科病證之一,屬「纏喉風」之變證,特指喉風之邪毒壅滯於咽喉一側,發病急驟,症勢險惡。其名「單」者,乃相對於雙側俱病之「雙纏喉風」而言,病位偏於單側,然病理機轉與纏喉風相通,皆以風火痰熱搏結咽喉為要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本病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肺胃積熱內蘊,復感風邪,內外合邪,上攻咽喉。風性善行,火性炎上,痰熱膠結,致使氣血壅滯,經絡阻塞,發為喉關腫痛。若邪毒偏聚一側,則成單纏喉風。其病機關鍵在於「熱毒熾盛,氣血瘀阻」,甚則可致咽喉閉塞,危及呼吸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局部症狀

    • 咽喉一側紅腫高突,疼痛劇烈,吞咽困難,甚則湯水難下。
    • 患側喉核(扁桃體)或喉關周圍可見腫脹如蠶繭,色紅或紫暗。
    • 或伴頸側腫硬,頷下淋巴結腫痛。
  2. 全身症狀

    • 初起可見發熱惡寒,頭痛,舌紅苔黃,脈浮數(風熱表證)。
    • 邪毒內陷則高熱煩渴,口臭,便秘尿赤,脈洪數(肺胃熱盛)。
    • 若痰壅氣逆,可見呼吸急促,聲音嘶啞,甚則窒息。

辨證分型

  1. 風熱外襲證

    • 咽喉單側腫痛,伴發熱惡風,苔薄黃,脈浮數。
    • 治宜疏風清熱、解毒利咽,方用清咽利膈湯加減。
  2. 肺胃熱盛證

    • 咽喉劇痛,紅腫高突,身熱煩渴,便秘溲赤,舌紅苔黃燥,脈洪大。
    • 治宜瀉火解毒、涼血消腫,方選黃連解毒湯涼膈散
  3. 痰火壅閉證

    • 喉腫緊束,痰鳴氣促,面青唇紫,脈滑數。
    • 急當化痰開閉、瀉火解毒,可予雄黃解毒丸(外用吹喉)配合針刺放血。

外治法

  1. 吹喉法:選用冰硼散珠黃散吹患處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  2. 針刺法:取少商、商陽穴點刺出血,或針合谷、內庭等穴瀉熱。
  3. 外敷法:頸側腫硬者可外敷如意金黃散,以清熱散結。

單纏喉風為急重症,古籍《喉科心法》云:「喉風一證,最為急候,瞬息之間,性命攸關。」其辨治首重分清表裏虛實,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,尤當注重瀉火解毒、化痰開閉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