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跟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跟痛,又稱腳跟痛。是指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,不紅不腫,行走不便。由腎虛、痰濕、血熱等因所致。

腎陰虛者,足脛時熱而足跟痛,用六味丸加龜板、肉桂;腎陽虛者,不能久立而足跟痛,用八味丸;挾濕者,重著而腫,用換骨丹、史國公藥酒;肥人濕痰流注,用導痰湯加木瓜、萆薢、防己;虛人用補中益氣湯、十全大補湯;血熱者,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。

《醫學入門.腳氣》中說:“足跟痛,由腎虛、痰濕、血熱等因所致。腎陰虛者,足脛時熱而足跟痛,用六味丸加龜板、肉桂;腎陽虛者,不能久立而足跟痛,用八味丸;挾濕者,重著而腫,用換骨丹、史國公藥酒;肥人濕痰流注,用導痰湯加木瓜、萆薢、防己;虛人用補中益氣湯、十全大補湯;血熱者,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。”

足跟痛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,多由腎虛、痰濕、血熱等原因引起。腎陰虛者,足跟痛伴有足脛時熱;腎陽虛者,足跟痛伴有不能久立;挾濕者,足跟痛伴有重著腫脹;肥人濕痰流注者,足跟痛伴有痰濕流注;虛人者,足跟痛伴有氣血不足;血熱者,足跟痛伴有血熱熾盛。

治療足跟痛,應根據不同病因,辨證施治。腎陰虛者,可用六味丸加龜板、肉桂;腎陽虛者,可用八味丸;挾濕者,可用換骨丹、史國公藥酒;肥人濕痰流注者,可用導痰湯加木瓜、萆薢、防己;虛人者,可用補中益氣湯、十全大補湯;血熱者,可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。

足跟痛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,避免久站久坐,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飲食上應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若疼痛嚴重,應及時就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