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脛胕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脛胕腫,中醫名詞,證名。兩腳小腿部浮腫。多因脾虛濕勝所致。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:「太陰之勝,火氣內鬱,……頭重,足脛胕腫。」《類經.六氣相勝病治》:「脾胃不能勝濕,則足脛胕腫。」見於水腫、腳氣等證。

足脛胕腫,是指兩腳小腿部浮腫的一種病證。多因脾虛濕勝所致。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中記載:「太陰之勝,火氣內鬱,……頭重,足脛胕腫。」《類經.六氣相勝病治》中記載:「脾胃不能勝濕,則足脛胕腫。」足脛胕腫多見於水腫、腳氣等證。

水腫是指全身或局部組織中過多的液體積聚,導致皮膚、黏膜腫脹的一種病症。水腫的病因有很多,其中脾虛濕勝是常見的原因之一。脾虛濕勝,是指脾臟功能虛弱,導致體內水濕代謝失常,水濕停聚在體內,引起水腫。足脛胕腫是水腫的一種特殊類型,多見於下肢,表現為兩腳小腿部浮腫。

腳氣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。腳氣的病因有很多,其中脾虛濕勝是常見的原因之一。脾虛濕勝,是指脾臟功能虛弱,導致體內水濕代謝失常,水濕停聚在體內,引起腳氣。腳氣多見於足部,表現為腳部皮膚發紅、脫皮、瘙癢等。

足脛胕腫和腳氣都是由脾虛濕勝引起的,因此治療上都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可以使用中藥進行治療,也可以使用食療的方法進行調理。

中藥治療足脛胕腫和腳氣,可以使用以下中藥:

  • 蒼朮: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。
  • 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。
  • 茯苓: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。
  • 澤瀉: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。
  • 薏苡仁: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。
  • 赤小豆: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。

食療方法可以使用以下食物:

  • 薏苡仁粥:薏苡仁50克,粳米100克,白糖適量。將薏苡仁洗淨,用清水浸泡1小時,然後與粳米一起煮粥,加入白糖調味即可。
  • 赤小豆粥:赤小豆50克,粳米100克,白糖適量。將赤小豆洗淨,用清水浸泡1小時,然後與粳米一起煮粥,加入白糖調味即可。
  • 綠豆湯:綠豆50克,白糖適量。將綠豆洗淨,用清水浸泡1小時,然後用清水煮熟,加入白糖調味即可。

足脛胕腫和腳氣是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了相關症狀,應該及早到醫院進行診治。在日常生活中,也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,以免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