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脛腫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脛腫痛,中醫名詞,證名。兩腳小腿部腫脹疼痛。多因風濕,或濕熱下注所致。《壽世保元.腳氣》:「風濕氣,足脛腫痛。」「濕熱腳氣為病,肢節煩痛,肩背沉重,胸脅不利,兼遍身疼痛。」

足脛腫痛的病因病機

足脛腫痛的病因,主要有風濕、濕熱兩方面。風濕為本,濕熱為標。風濕侵襲人體,阻遏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,可導致足脛腫痛。濕熱下注,蘊結肌膚,阻礙氣血運行,亦可導致足脛腫痛。

足脛腫痛的臨床表現

足脛腫痛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足脛腫脹疼痛。
  2. 局部皮膚紅腫、灼熱、發癢。
  3. 全身不適,倦怠乏力。
  4. 舌質紅,苔薄白,脈弦滑。

足脛腫痛的診斷與鑑別診斷

足脛腫痛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做出診斷。

足脛腫痛的鑑別診斷,主要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鑑別:

  1. 下肢靜脈曲張:下肢靜脈曲張可引起下肢腫脹、疼痛,但多無皮膚紅腫、灼熱、發癢等症狀。
  2. 淋巴水腫:淋巴水腫可引起下肢腫脹,但多無疼痛,皮膚無紅腫、灼熱、發癢等症狀。
  3. 皮膚感染:皮膚感染可引起下肢腫脹、疼痛,但多伴有局部皮膚紅腫、灼熱、發癢等症狀。

足脛腫痛的治療

足脛腫痛的治療,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1. 風濕湯:本方由防風、白芷、羌活、獨活、威靈仙、秦艽、牛膝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祛風除濕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
  2. 濕熱清利湯:本方由蒼朮、黃柏、黃連、梔子、澤瀉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清熱利濕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

足脛腫痛的預防

足脛腫痛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注意飲食,避免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