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厥陰經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厥陰經別

足厥陰經別,十二經別之一。《靈樞.經別》:「足厥陰之正,別跗上,上至毛際,合於少陽,與別俱行。」本經別從足厥陰肝經的足背部分出,向上至陰部毛際,與足少陽經別合而並行。

足厥陰經別的循行路線如下:

  1. 起於足厥陰肝經的足背部分,向上沿著小腿內側,經過內踝後方,沿著足內側緣向上,至陰部毛際。
  2. 與足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大腿內側向上,至陰部。
  3. 分出支脈,沿著陰部向上,至小腹。
  4. 與足太陰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腹部向上,至胸部。
  5. 分出支脈,沿著胸部向上,至咽喉。
  6. 與手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頸部向上,至頭部。
  7. 分出支脈,沿著頭部向上,至額部。
  8. 與手太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上,至巔頂。
  9. 與手厥陰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下,至耳後。
  10. 與手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下,至面部。
  11. 與手太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下,至口角。
  12. 與手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下,至下頜。
  13. 與手太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頭部向下,至肩部。
  14. 與手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上臂外側,至肘部。
  15. 與手太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前臂外側,至腕部。
  16. 與手少陽經別合而並行,沿著手背,至指端。

足厥陰經別的功能主治

足厥陰經別具有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、清熱解毒等作用。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乳腺炎、盆腔炎、附件炎、肝炎、膽囊炎、膽結石、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等疾病。

足厥陰經別的配伍應用

足厥陰經別常與其他經別配伍使用,以增強療效。常見的配伍有:

  • 足厥陰經別與足少陽經別合用,可治療肝鬱氣滯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。
  • 足厥陰經別與足太陰經別合用,可治療肝炎、膽囊炎、膽結石等症。
  • 足厥陰經別與足太陽經別合用,可治療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等症。

足厥陰經別的注意事項

在使用足厥陰經別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足厥陰經別具有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、清熱解毒等作用,但不宜長期使用。
  • 足厥陰經別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因此,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不宜使用。
  • 足厥陰經別有通利水道的作用,因此,水腫患者慎用。
  • 足厥陰經別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因此,熱毒熾盛的患者慎用。

足厥陰經別是中醫經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、清熱解毒等作用。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乳腺炎、盆腔炎、附件炎、肝炎、膽囊炎、膽結石、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等疾病。在使用足厥陰經別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:不宜長期使用、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不宜使用、水腫患者慎用、熱毒熾盛的患者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