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少陽膽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膽經,即足少陽膽經,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,起於眼外角,沿頭部、側頸、肩部、胸脅、下肢外側,最終達於第四趾外側。透過艾灸刺激膽經的特定穴位,可達到疏通經絡、調節氣血的效果。
功效:
- 疏通經絡:促進氣血流通,緩解經絡阻滯引起的不適。
- 調節肝膽功能:改善肝膽相關疾病,如膽囊炎、肝炎等。
- 緩解疼痛:特別是偏頭痛、肩頸痛、坐骨神經痛等。
- 改善情緒:緩解焦慮、抑鬱等情緒問題。
操作方法:
- 準備工作:選擇適當的艾灸工具,如艾條、艾柱等。
- 選擇穴位:根據症狀,選取膽經上的相關穴位。
- 施灸方法:
- 懸灸:點燃艾條,對準穴位,距離皮膚約2-3厘米,進行環繞或回旋灸,每穴灸10-15分鐘,至皮膚溫熱微紅為度。
- 直接灸:將艾柱置於穴位上,點燃後進行施灸,注意防止燙傷。
- 施灸時間:每日或隔日一次,每次選取2-3個穴位,連續5-7天為一療程。
建議穴位:
- 陽陵泉穴:位於小腿外側,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,主治膽囊炎、膝關節痛等。
- 丘墟穴:位於足外踝前下方凹陷處,主治偏頭痛、頸項痛等。
- 風池穴:位於後頸部,枕骨下方兩側凹陷處,主治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等。
- 肩井穴:位於肩上,當大椎與肩峰連線的中點,主治肩背痛、頸項強痛等。
- 環跳穴:位於髖部,側臥屈股時,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連線的外1/3與內2/3交點處,主治坐骨神經痛、下肢癱瘓等。
注意事項:
- 禁忌症:孕婦、發熱患者、皮膚有感染或潰瘍者不宜施灸。
- 防止燙傷:施灸時應注意距離和時間,防止皮膚燙傷。
- 環境要求:選擇通風良好、無風的環境進行施灸,避免受涼。
- 術後護理:施灸後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,並適當休息。
艾灸療法屬於傳統中醫技術,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,並根據個人情況制定適當的施灸方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