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少陽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足少陽脈
足少陽脈,是人體十二正經之一,又名膽經。它起於足小趾外側端,沿足背向上,經過外踝前方,沿小腿外側向上,至膝關節外側,沿大腿外側向上,至髂前上棘處,沿腹股溝向上,至胸脅部,分布於耳、目、頭、頸、肩、上肢外側及胸脅部。
足少陽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裏,與膽、肝、眼睛等臟腑經絡有密切聯繫。足少陽脈的循行分佈,與人體的運動、視覺、聽覺等功能有密切關係。
足少陽脈的病變,主要表現為足小趾、次趾麻木、疼痛,膝關節外側疼痛,大腿外側疼痛,脅肋疼痛,頭痛、目痛、耳鳴、耳聾、枕痛等。
足少陽脈的針灸治療,主要用於治療足小趾、次趾麻木、疼痛,膝關節外側疼痛,大腿外側疼痛,脅肋疼痛,頭痛、目痛、耳鳴、耳聾、枕痛等疾病。
足少陽脈的古籍記載
《足臂十一脈灸經》載:「足少陽脈:出於踝前;支於骨間,上貫膝外廉,出於股外廉,出脅;支之肩髆;其直者,貫腋,出於項、耳、出枕、出目外眥。其病:病足小趾次趾廢,(月谷)外廉痛,(月谷)寒,膝外廉痛,股外廉痛,髀外廉痛,脅痛,頭頸痛,產馬,缺盆痛,瘺,聾,枕痛,耳前痛,目外眥痛,脅外腫,諸病此物者,皆灸少陽脈。」
《黃帝內經》載:「少陽之脈,起於膽,其支者,上出於目外眥,與太陽之脈會合,下循頰,至耳後,其支者,從耳後入耳中,出走耳前,至目銳眥,與太陽之脈會合,其直者,下循項,出髆,俠脊,入缺盆,下膈,屬肝、膽,循脅裏,出氣街,繞陰器,入膻中,散於胸中。」
足少陽脈的臨床應用
足少陽脈的臨床應用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針灸治療足小趾、次趾麻木、疼痛,膝關節外側疼痛,大腿外側疼痛,脅肋疼痛,頭痛、目痛、耳鳴、耳聾、枕痛等疾病。
- 按摩足少陽脈,可以疏通經絡,調理氣血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,增強免疫力。
- 刮痧足少陽脈,可以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
- 拔罐足少陽脈,可以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
足少陽脈的保健方法
- 平時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- 飲食要清淡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不抽煙、不喝酒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足少陽脈的注意事項
- 針灸治療足少陽脈,要由具有資質的醫生操作。
- 按摩足少陽脈,力度要適當,不要過重。
- 刮痧足少陽脈,要注意刮痧的力度和方向。
- 拔罐足少陽脈,要注意拔罐的時間和力度。
- 保健足少陽脈,要堅持長期鍛煉,不可急於求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