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少陽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少陽穴,經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「左手關上陽實者,膽實也,苦腹中不安,身軀習習也,刺足少陽治陽,在足上第二指本節後一寸是。」所指似為足少陽膽經之臨泣穴。也有說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線第二跖趾關節之後方1寸處者(《針灸經外奇穴圖譜》)。

足少陽穴,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別名足少陽、足少陽膽經穴。

定位:足背第二趾正中線第二跖趾關節之後方1寸處。

主治:腹脹、腹痛、泄瀉、便秘、黃疸、脅痛、耳聾、目赤腫痛、口苦、咽喉腫痛、瘰癧、癲癇、中風、半身不遂、手足麻木、足背腫痛、腳氣。

操作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功效:疏肝利膽,清熱解毒。

配伍:配足三里穴、陽陵泉穴,有疏肝利膽、和胃健脾的作用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泄瀉、便秘、黃疸、脅痛。

配風池穴、合谷穴,有清熱解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主治耳聾、目赤腫痛、口苦、咽喉腫痛、瘰癧、癲癇、中風、半身不遂、手足麻木、足背腫痛、腳氣。

足少陽穴,為足少陽膽經之經外穴,具有疏肝利膽、清熱解毒之功效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腹脹、腹痛、泄瀉、便秘、黃疸、脅痛、耳聾、目赤腫痛、口苦、咽喉腫痛、瘰癧、癲癇、中風、半身不遂、手足麻木、足背腫痛、腳氣等症。

現代研究表明,足少陽穴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降血壓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改善微循環、增強免疫力等作用。

足少陽穴,為臨床常用穴位,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。但由於其為經外穴,操作不當易損傷其他組織,因此臨床應用時應注意正確選穴、操作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