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少陰腎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少陰腎經是十二經脈之一,起自小指之下湧泉穴,循足心經然谷穴,沿內踝後方別入跟中,上行至膕內廉,再循著內後廉上至脊柱,屬於腎臟,絡膀胱。此外,足少陰腎經還有一個主幹從腎臟出來,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,沿氣管喉嚨,挾舌本。

足少陰腎經有27個穴位,包括湧泉穴、然谷穴、太溪穴、照海穴、復溜穴、委中穴、陰谷穴、橫骨穴、大赫穴、氣穴、俞府穴、神堂穴、肓門穴、魄戶穴、京門穴、束骨穴、大都穴、太衝穴、中都穴、通谷穴、幽門穴、商曲穴、石關穴、陰都穴、大杼穴、水泉穴。

足少陰腎經的主要功效是滋陰補腎、通絡止痛、調理氣血,常被用來治療腎虛、腰膝酸軟、水腫、遺精、尿頻、尿閉、失眠、健忘、耳鳴、耳聾、目眩、咽喉腫痛、口舌乾燥、牙痛、癰腫、瘡瘍等疾病。

保養足少陰腎經的方法包括多吃黑色食物,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保持良好的睡眠,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,保持心情舒暢,注意保暖,定期進行體檢等。

足少陰腎經出現問題可能導致腎虛、腰痛、水腫、失眠、健忘等症狀。如果出現問題,應及早求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