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髓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髓孔

足髓孔,即昆侖穴,位於足外踝後一寸,距外踝尖4寸。它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一個經外穴。

主治

足髓孔主治半身不遂、痿痹、腳氣、腳腫、腳痛和腳麻木等疾病。

配伍

  • 治半身不遂:配天窗穴、昆侖穴。
  • 治腳氣:配承山穴、委中穴。
  • 治腳腫:配太沖穴、三陰交穴。
  • 治腳麻木:配陽陵泉穴、承山穴。

刺灸法

可直刺足髓孔穴0.5-1寸或進行灸治。

禁忌

孕婦禁止進行灸治。

臨床應用

  1. 治療半身不遂:足髓孔穴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常與天窗穴、昆侖穴等穴位配伍。
  2. 治療痿痹:足髓孔穴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常與承山穴、委中穴等穴位配伍。
  3. 治療腳氣:足髓孔穴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常與太沖穴、三陰交穴等穴位配伍。
  4. 治療腳腫:足髓孔穴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常與陽陵泉穴、承山穴等穴位配伍。
  5. 治療腳麻木:足髓孔穴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常與陽陵泉穴、承山穴等穴位配伍。

注意事項

  1. 孕婦禁止進行灸治。
  2. 每次針刺或艾灸時間不宜過長。
  3. 針刺或艾灸時,應注意保持穴位部位的清潔,避免感染。
  4. 針刺或艾灸後,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5. 如有不適,應立即停止針刺或艾灸,並就醫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