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太陰脾經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太陰脾經病

足太陰脾經病是指足太陰脾經所發生的病候。該脈的運行路徑是起於大趾內側,循足內踝上行,經膝內側穿入陰陵泉,沿脛骨內側上行至膝關節,再上行經大腿內側,至陰股內廷,隨胃俞穴穿入腸中,上達胸脅。其疾病表現為舌根偏強,食物則嘔吐,胃脘疼痛,腹部脹滿,噯氣,體力衰退,身體感到沈重,主要的病癥為:嘔吐,胃脘痛,腹脹,噯氣,心煩,黃疸,腹部有硬塊,大便稀薄。

嘔吐

嘔吐是脾胃功能失調,胃氣上逆所致。主要表現為反覆噁心和嘔吐,嘔吐物多為胃內的食物和胃液等。嘔吐時可能伴隨胃脘痛、腹脹、噯氣等症狀。

胃脘痛

胃脘痛是指胃中央部位的疼痛。常展現為胃中央部位的隱痛、鈍痛或灼痛,這時可能伴隨噯氣、腹脹等症狀。胃脘痛通常由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等因素引起。

腹脹

腹脹指的是腹部感到膨脹不舒服。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、不適,這時可能伴隨噯氣、腹痛等症狀。腹脹通常由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等因素引起。

噯氣

噯氣是指打嗝和放屁。主要表現為反覆打嗝和放屁,伴隨着胃脘痛、腹脹等症狀。噯氣通常由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等因素引起。

心煩

心煩指的是心神不寧、焦慮不安。主要表現為心神不寧、焦慮不安,可能伴隨失眠、多夢等症狀。心煩通常由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等因素引起。

黃疸

黃疸指的是皮膚、黏膜、鞏膜等部位發生黃色變化。主要表現為皮膚、黏膜、鞏膜等部位發生黃色變化,可能伴隨尿液顏色深、大便顏色淺等症狀。黃疸通常由肝臟或膽道疾病引起。

腹中有硬塊

腹中有硬塊指的是腹部有局部腫塊。主要表現為腹部存在腫塊,可能伴有腹脹、噯氣等症狀。腹中有硬塊通常由脾胃功能虛弱、痰濕堵塞等因素引起。

大便稀薄

大便稀薄指的是大便呈稀疏狀態,不成形。主要表現為大便稀疏、不成形,這時可能伴隨腹痛、腹脹等症狀。大便稀薄通常由脾胃功能虛弱、濕熱阻滯等因素引起。

足太陰脾經病的治療主要是調理脾臟和胃部,疏通氣機,治理腹中有硬塊等症狀。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湯、四君子湯、理中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。

預防

預防足太陰脾經病應留意飲食調節,避免暴飲暴食,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;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;適度運動,增強身體素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