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丹天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丹天
丹天為中醫典籍中記載的天象之一,指赤色雲氣橫亙於天際的景象。此概念源自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,其中提及「丹天之氣,經於牛女戊分」,意指赤色雲氣貫穿牛宿、女宿與奎宿、壁宿之間的天區。此天象不僅為古代天文觀測的紀錄,更與中醫五行學說及運氣理論密切相關。
丹天與五運六氣
丹天之氣對應五行中的「火」,屬少陰君火之象。在五運六氣理論中,天象變化與地氣相通,丹天所現的赤色雲氣,象徵火運偏盛,可能影響當年的氣候特徵與人體臟腑平衡。若逢丹天之氣盛行,則易出現炎熱乾燥之氣候,人體心火與肺金之氣亦可能隨之偏亢。
丹天與臟腑關聯
中醫認為,天象與人體相互感應。丹天之氣屬火,對應人體心臟與小腸,其過盛可能導致心火上炎、口舌生瘡、煩躁失眠等症。此外,火克金,肺屬金,故丹天之氣過盛時,亦需注意肺陰耗傷,出現乾咳、咽燥等症狀。
丹天與古籍記載
除《素問》外,丹天之氣亦見於後世醫家對運氣學說的闡釋。如《類經》提及,丹天象徵火德流行,主暑熱之化;《運氣易覽》則進一步論述,丹天所經之天區(牛女與奎壁),對應地支中的戊分,戊屬土,而火生土,故丹天之氣亦可能影響土運的盛衰。
丹天在臨床的啟示
雖丹天為天象術語,然其背後蘊含的五行生剋之理,可作為中醫診療的參考。如遇丹天對應之年,醫者或需注重清心瀉火、潤肺保津之治法,以調和人身陰陽,順應天時。此亦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核心思想。
丹天之說,融合天文、五行與醫學,展現中醫理論中宏觀與微觀的連結,為後世研究運氣學說與氣候醫學之重要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