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心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心穴,出自《幼幼新書》,是足底部位的一穴位,在湧泉穴的後方1寸處。主治崩漏、頭痛、眩暈、足底痛等症。

足心穴的定位方法是:患者取正坐位,足底自然伸直,足心穴位於足底第1、2跖骨結合部後方凹陷處,當湧泉穴後1寸處。

足心穴的功效是:清熱除煩、通經活絡。

足心穴的主治症狀是:崩漏、頭痛、眩暈、足底痛等。

足心穴的針刺方法是:直刺0.3-0.5寸。艾炷灸3-5壯;或艾條灸5-15分鐘。

足心穴的注意事項是:足心穴為經外穴,臨床應用較少,使用時應注意辨證施治,不可隨意濫用。

足心穴的配伍穴位是:崩漏配伍三陰交、血海、歸來;頭痛配伍太陽穴、風池、百會;眩暈配伍風池、百會、太沖;足底痛配伍湧泉、太沖。

足心穴的禁忌症是:孕婦不宜針刺足心穴。

足心穴的相關文獻是:

《幼幼新書》:“足心,在足底第1、2跖骨結合部後方凹陷處,當湧泉穴後1寸處。主治崩漏、頭痛、眩暈、足底痛等。”

《針灸大成》:“足心,在湧泉穴後1寸,足底第1、2跖骨結合部後方凹陷處。主治崩漏、頭痛、眩暈、足底痛等。”

針灸學》:“足心穴,出《幼幼新書》。在足底,當涌泉穴後1寸處。主治崩漏,頭痛,眩暈,足底痛等。直刺0.3-0.5寸。艾炷灸3-5壯;或艾條灸5-15分鐘。”